会议专题

水氮优化条件下化肥氮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的去向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水肥高投入的特点,引入以土壤Nmin和植株硝酸盐速测为基础的优化施氮技术和以土壤水分含量为基础的优化灌溉技术对施氮量和灌溉进行优化,大大降低了氮肥用量和灌溉量,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未发现显著降低.微区结果表明,传统灌溉下,传统施氮的化肥氮利用率很低,冬小麦当季为22.7﹪,夏玉米当季25.7﹪,整个轮作周期为28.44﹪,损失率较高,冬小麦当季为52.9﹪,夏玉米当季35.7﹪,整个轮作周期为47.0﹪,而优化施氮可大大提高化肥氮利用率,降低损失,冬小麦当季、夏玉米当季和整个轮作周期的化肥氮利用率分别达到45.1﹪,42.9﹪和46.1﹪,损失率分别为33.3﹪,7.1﹪和34.5﹪.优化灌溉下的优化施氮与传统灌溉的优化施氮相比,虽然化肥氮利用率未有显著差异,但是却显著降低了损失,显著增加了化肥氮的土壤残留.同时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也显著不同,建议在化肥氮优化中应考虑水分管理.研究还表明,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气态损失可能是化肥氮损失的主要途径.

水肥优化 氮肥 施肥技术 冬小麦 玉米 轮作

潘家荣 巨晓棠 刘学军 陈新平 张福锁 毛达如 张丁联 王斌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全国农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63-71

200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