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门脉压力的变化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反映肝窦壁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门脉压力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0.5﹪DMN溶液按0.3ml/0.1Kg体重予以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共4周;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开始后2天,1、2、3、4、5、6、8、12及24周末观察:(1)肝纤维化变化,HE染色与胶原染色,并对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半定量.(2)肝窦α-SM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HPI-1000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半定量.(3)门脉压变化,PT14MX-4Kpa生理压力传感器测定.结果:(1)造模过程中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至第4周末胶原纤维增生最明显,其后逐渐减轻,但24周时仍未完全消退.(2)正常鼠仅汇管区血管壁显示少量α-SMA,模型鼠随造模时间延长α-SMA阳性面积逐渐增大,4、5周末达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3)门脉压力随纤维化程度加重与减轻而升高与降低.(4)肝纤维化程度与α-SMA呈正相关(r=0.691,P<0.01);肝纤维化程度与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92,P<0.01);α-SMA与门脉压力呈正相关(r=0.919,P<0.01).结论:HSC的活化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门脉压力起着调节作用.

肝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门脉高压 肝星状细胞 病理变化

刘成 徐光福 陆雄 刘成海 刘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上海市曙光医院(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

国内会议

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贵州

中文

159-162

200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