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丹参对缺血性心肌损伤保护的非循环机制

目的:通过丹参注射液对培养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中的心肌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和机理.方法:培养第4天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组),缺糖缺氧组(B组),小剂量丹参组(C组),大剂量丹参组(D组),实验结束取培养液上清检测LDH、α-HBDH,收集细胞分别做透射电镜及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酶学值B组明显高于A组(P<0.01),C、D两组分别低于B组(P<0.05),而稍高于A组(P>0.05),C、D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倒置显微镜下心肌细胞A组完好,B组其内有空泡形成,颗粒增加,甚至有变性坏死,C、D两组细胞也有少量空泡形成,细胞核尚正常;电镜下心肌细胞A组线粒体结构完好,B组可见线粒体肿胀,胞膜甚不完整.C、D两组仅见少许线粒体肿胀,嵴少,与A组相近;心肌细胞A组有一定的凋亡,而B组凋亡数量明显上升,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D组凋亡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但仍比A组稍多(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缺糖缺氧(缺血性)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降低损伤时细胞内酶的漏出,减轻心肌细胞缺血性损害超微结构及形态学的变化,降低心肌细胞凋亡.

丹参注射液 心肌缺血 中药疗法 细胞培养 药物作用 细胞死亡

柯于鹤 屈松柏

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武汉) 湖北省中医院心内科(武汉)

国内会议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55-58

200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