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90年代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储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本文对1990~2000年间中国26个含油气盆地储产量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我国油气储量变化趋势.中国原油探明地质储量呈缓慢的增长趋势,剩余可采储量变化不大,原油探明地质储量的增长明显小于采出量的增长.东部区仍是原油增储上产的主体,新增储量占全国同期新增的53.98﹪,剩余可采储量占全国的69﹪.就单个盆地而言,在90年代原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增长列前10位盆地依次为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渤海海域、准噶尔、塔里木、吐哈、珠江口、苏北和二连盆地.10年间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区,占全国同期新增储量的89.87﹪;剩余可采储量占74﹪.就单个盆地而言,天然气储量增长列前10位的盆地依次为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莺歌海、柴达木、渤海湾、东海陆架、松辽、准噶尔和吐哈盆地.90年代中国发现的油气具有如下特点:①大型盆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构成我国新增油气地质储量的主体;②地层岩性型圈闭型明显增加;③海域和前陆盆地获油气重大突破的比例增大;④海相碳酸盐岩领域获油气重大突破;⑤油气突破主要归因于对油气成藏规律的新认识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中东部和海域地区仍是我国未来石油勘探的主战场之一,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依托地,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拓和管网的建设.

油气勘探 含油气盆地 油气储量分析

魏永佩 张抗 陈会鑫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国内会议

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研讨会

杭州

中文

589-597

200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