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地区12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调查

目的:为提高北京地区中西医结合医学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水平而对当前有关北京地区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地区12家医院2000年1月至次年3月的1242例AMI的发病特点、再灌注和中西药物治疗及病死率进行调查,以我国2001年AMI诊断和治疗指南为评价依据、进行与病死率相关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1242例AMI患者平均年龄是62.98岁,1/4的患者中为中青年.总病死率是9.10﹪,高病死率发生于青年、老龄、女性、心衰、脑卒中和心律失常患者.总病例的24.07﹪进行了静脉溶栓、介入治疗率31.96﹪;硝酸酯类药使用率达90.02﹪(下同)、阿司匹林87.84﹪、肝素88.73﹪、实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73.4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实际使用率达77.58﹪、调脂西药43.56﹪、活血、益气中药静脉点滴治疗率30.52﹪.经多元回归分析,可降低AMI病死率的综合因素有再灌注、使用调脂药物、静脉滴注中药、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ACEI和洋地黄.中、西医医院的病死率和治疗情况彼此间和与我国指南规范间都尚有差距.结论:规范实施再灌注治疗及β受体阻滞剂、ACEI等的早期和联合应用是目前减低AMI病死率的基本措施;研究中医药降低AMI病死率的作用属中西医结合创新性课题.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循证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王硕仁 刘红旭 赵冬 雷燕 房玉涛 胡锦心 史载祥 贾海忠 蒋宝琦 高改地 石湘芸 鲁卫星 李清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状况调查协作组

国内会议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33-42

200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