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药减轻米非司酮药流后出血量多、流血时间长的副作用的研究现状

米非司酮(RU486)与前列腺素合并应用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药流方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偏多,出血时间偏长,并有潜在大出血的危险,且仍存在7﹪-10﹪的不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当前对米非司酮的作用和副作用的机理研究已较为深入.原因可能是蜕膜组织残留,子宫修复不良,而对纤溶系统的影响和继发宫内感染也起了部分作用.药流后阴道出血属中医”产后恶露不绝”:”坠胎”范畴,目前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用中药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偏多,出血时间偏长作了大量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普遍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为”瘀”、兼有”虚”、或”寒”或”热”等特征,其治则相应采取了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凉血止血、温经止通等方法.而使用动物模型对该类中药的作用有一些研究,但多集中于对药效的研究,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较缺乏.对药效的研究的结果大致有: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活血化瘀,补益作用,抗炎作用,促凝血作用,抗早孕作用等.研究中存在与临床更接近的动物模型欠缺,对化瘀的研究有待加强,关键性指标量化程度不够,实验技术不够先进导致对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今后发展的趋势应朝建立更多与临床更相似的动物模型,加强对本类中药活血化瘀功能的研究,并加强对指标的量化等方面发展.

中药 米非司酮 药物流产 阴道出血 动物模型 实验药理

杨露 彭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讨论会

成都

中文

205-210

200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