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生烃凹陷的沉积体系和岩相分析
本文根据琼东南盆地勘探程度不均匀的现状,将高辨率与常规层序地层学相结合,分析主要生烃凹陷的层序和沉积体系.琼东南盆地具有良好的石油地质条件,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区域沉积体系研究显示,盆地中有9个较大的凹陷,内有巨厚或较厚的第三系沉积,发育了多套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始新统为断陷湖沉积,尤其在中央坳陷带,湖水深、面积大,地层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早渐新世(崖城组)断陷活动减弱,地形高差减小,沉积范围扩大,以陆表海及海岸平原为主要特征.由于气候适宜,植被茂盛,具成煤条件,形成了一套含煤层系及3型干酪根为主半封闭浅海泥岩.晚渐新世(陵水组)断陷活动又趋增强,地形高差增大,粗碎屑增多,扇三角洲普遍发育.但由于中央坳陷带的断陷较深,沉积物供应量有限,盆地中部仍有一定浅海相泥岩发育.上第三纪盆地开始整体坳陷沉积.早期(三亚组)水体较浅,是重要的储层发育期;中期(梅山组)盆地西部水深仍浅,东部则迅速加深,成为上第三系的主力烃源岩.晚期均以大套浅海-半深海泥岩为主.总的来看,盆地中央坳陷带离物源区较远,处于欠补偿沉积状态的时间长,泥岩较发育,是最有利的生烃凹陷;其它凹陷虽面积较小,但因靠近盆地边缘,海岸平原的含煤层系较多,总评也有较好的生烃能力.
生烃凹陷 层序 沉积体系 琼东南盆地
吕明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湛江)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10-426
200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