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隐孢子虫的基因检测实验研究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是一种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腹泻的重要肠道原虫,呈世界性分布.当前,艾滋病在全世界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隐孢子虫机会性感染引起的腹泻是加速AIDS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研究表明,在有的地区AIDS患者伴隐孢子虫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病率可达15﹪或16﹪,非洲某些地区的感染率则高达50﹪以上.然而,目前对隐孢子虫病的诊断仍比较困难,主要的检测方法仍为粪检法.但由于随患者粪便排出的隐孢子虫卵囊体积极其微小,很难为常规的粪检法所识别.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IFA)等免疫学方法虽可应用,但因操作复杂、抗原虫种变异及常常发生交叉反应等原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诊断本虫感染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隐孢子虫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探讨.
微小隐孢子虫 基因检测 PCR技术
丁慧萍 卢思奇 李凤舞 戎煜 王凤云 张西臣
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 长春农牧大学动物医学系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国际热带病暨第三次全国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134-136
200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