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病不同治疗方法β-淀粉样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结果比较
目的:测定Alzheimer病(AD)患者治疗前后β-AP和TNF-α含量变化,进而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用放免法测定45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β-淀粉样蛋白(β-A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按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脑活素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5.82±7.87)岁;脑复康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4.81±8.02)岁;安慰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73.80±7.89)岁;3组年龄、性别及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正常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4.82±8.01)岁.诊断标准Alzheimer病标准符合DSM-Ⅳ AD诊断标准;简易痴呆量表(MMSE)评分在15~25分之间;Hachiski(HIS)缺血指数量表4分以上,以及检查与CT诊断符合者.入组标准年龄≥60岁,MQ≤90,长谷川痴呆量表(HDS)≤15~24(按文盲、小学和中学划分),Folstein的简易痴呆量表(MMSE)10~24分,日常生活能力表(ADL)16分.按Rrisberg整体衰退量表(GDS)符合轻、中、重度痴要的诊断标准.药物及酒精标准依赖和颞叶器质性精神病为主要排除标准.结果:AD组血清β-AP和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者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4~8月脑活素组β-AP和TNF-α的含量变化与脑复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并发症发生率与中度、重度痴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脑活素对AD疗效高于脑康复.结论:Alzheimer病患者治疗前后测定β-AP和TNF-α含量变化,对病情的预测和疗效的评定有一定的帮助.
老年性痴呆 β-淀粉样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药物治疗
吕汉文 谭小颖 叶彩丽
广东惠州中心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2-54
200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