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0例慢性理型肝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临术诊断分、并发症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分析,探讨影响慢重肝预后的有关因素,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防治与病情预测.住院患者160例,均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14例,中期58例,晚期88例.均在保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1)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中药,1剂/d,水煎服.(2)6912注射液40ml、注射用肝肽120mg,均1/d,静脉滴注.治疗前、中、后常规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甲、乙、丙、戊等肝炎病毒标记物.分组统计,分析比较患者预后与住院治疗时间、临床分期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1)治疗后显效21例,好转20例,无效48例,死亡71例.总有效(显效+好转)率25.62﹪,病死率44.38﹪.(2)住院治疗时间≤4w者总有效率为1.43﹪,>4w者为44.44﹪,p<0.01;≤4w者无效+死亡率98.75﹪,>4w者55.56﹪,p<0.01.(3)总有效率在病变早期为100﹪,中期39.66﹪,晚期4.54﹪,早期分别号中期、晚期比较,中期与晚期比较,均p<0.01.死亡率在晚期明显高于早期、中期,中期死亡率又明显高于早期,均p<0.01.(4)慢重肝合并症的发生率依次为:电解质紊乱(85.0﹪)>腹水(78.75﹪)>肝性脑病(43.12﹪)>脑水肿(41.25)>自发性腹膜炎(34.38﹪)>肝肾综合征(23.75﹪)、消化道出血(23.75﹪)>胸腹水并存(16.88﹪)>深部真菌感染(5.62﹪)>败血症(2.5﹪).4种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在无效组为47.92﹪,死亡组85.91﹪,与显效组(0)及好转组(20.0﹪)比较,分别p<0.01,p<0.05.结论:对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应力争早期、尽快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足够疗程、确保医治;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各种并发症,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三个关键.有条件者可酌情肝移植.
重型肝炎 病情预测 临床诊断 预后因素
李筠
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北京)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44-46
200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