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水量调度的技术实践与效果
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中游地区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致使进入下游水量急剧减少,导致森林死亡、草场退化、沙漠化扩展,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之一.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加大黑河流域治理力度,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此,成立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统一管理黑河水资源,负责流域综合治理.2000年,黑河局进入调度现场实施水量调度,在水利部、黄委会的正确领导和流域各省(自治区)积极配合下,历经三年艰苦努力,使进入下游地区水量由7.3亿m<”3>逐年增长到2000年的8.0亿m<”3>、2001年8.3亿m<”3>和2002年的9.0亿m<”3>,并于2002年7月和9月两次调水进入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使这片已成为沙漠的老湖区再现生机,取得了水量调度的阶段性进展和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本文简述了黑河流域概况、三年调水经过和效果,重点介绍了实施调度的技术路线,以及有关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
水资源管理 水量调度 技术措施 黑河
常炳炎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99-107
200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