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中有关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方法的说明——兼回答读者提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下称《VaD标准》)(见《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5期),并回答读者的提问,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国际公认的痴呆诊断标准和疗效指标及其评价标准,以及常用评价量表的来源、评分标准、基本内容以及选择理由等.这些标准包括DSM-IV痴呆标准、NINDS-AIREN血管性痴呆标准和显效、有效、无效及恶化标准.评价量表主要有康乃尔痴呆中的抑郁症量表(CSD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症状:表现与治疗(BEHAVE-AD)、临床痴呆分级(CDR)、包括躯体性日常生活自理量表(SPMS)在内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DAL),以及临床医生对病情变化的总体印象(CGIC)和临床医生的面试印象(CIBIC).有些量表等待着在我国试用或验证,以解决因文化交叉带来的差异;对《VaD标准》本身也需要在进一步临床验证基础上进行修改.
血管性痴呆 诊断标准 神经心理学检查 行为学检查
田金洲 时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北京)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7
2001-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