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玉门油田复杂岩性油藏增产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岩矿学分析表明,玉门油田青西试采区白垩系下沟组油藏岩性复杂,储层矿物由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类、粘土矿物组成,且各类矿物成分约占矿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储集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基质低渗,天然裂缝发育,平均油层中深4200m,平均温度120℃.针对这种复杂岩性储层,通过薄片鉴定、X衍射、环境扫描电镜等分析,结合酸蚀导疏能力模拟试验,油藏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等研究成果,建立了既不同于纯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度酸压,又不同于砂岩储层基质酸化的组合技术,即”稠化酸深度酸压+多组分酸闭合酸化”的特殊增产技术方法,优选了适合储层改造的液体体系.通过柳102、窿101、柳1、窿1等井的现场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柳102井酸压前产油7.49t/d,酸压后产量达到99.64t/d,增产10倍以上.截至2000年5月31日,柳102井仍然产油75t/d,有效期已达480d,其余井平均仍然有效.4口井累计产油超过44000t,创造纯经济效益3642×10<”4>元.

岩性油藏 开发技术 增产改造 储层评估

胥耘 刘永山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玉门油田分公司采油厂

国内会议

不同类型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

云南景洪

中文

177-183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