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铜金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模式
紫金山铜金矿床位于闽西南海西-印支坳陷之西南部,上杭-云霄断裂带与宣和复背斜构造文汇处。通过流体包裹体和稳同位素等工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观察铜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测定成矿流体的T、P、D、X(组分)、δ<”18>和δD;测算pH和Eh值以及W/R、fo<,2>和f<,CO<,2>>等参数。总结该铜金矿床为中低温中酸性火山热液成矿特征;溶液体系由KCl-NaCl-H<,2>O-H<,2>S向CO<,2>-Nacl-H<,2>O-SO<”2-><,4>演化;铜金成矿热液具有成矿早期以火山-岩浆深源为主,晚期有大量大气降水补给的中酸性火山热液性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探讨其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对于进一步在火山岩地区寻找紫金山式铜金矿床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成矿流体 成矿模式 铜金矿床
魏家秀 陶恭益
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095~1098
199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