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掠翼身干扰区流动显示
该文在水槽中利用激光片光源及荧光素纳染色液显示方法,研究了圆柱、机翼与平板交接区及后掠圆柱、后掠机翼变迎角情况下的干扰流场结构、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除Re数之外模型迎角、后掠角等参数对干扰区马蹄涡特性有很大影响,这实质上反映出逆压梯度是形成和控制干扰区马蹄涡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后掠圆柱及后掠机翼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类既不同于马蹄涡也不同于卡门涡的空间稳定发展的三维旋涡系即背涡。文中还讨论了干扰背涡产生的机制及其与马蹄涡的相互关系。
翼射干扰 角区流动 旋涡 后掠角
张华 吕志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95~100
2000-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