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水稻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化学防治、栽培防治、生物防治及寄主抗虫性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主要反映原产地北美及传入较早地区如日本的一些情况.使用化学农药仍是该虫防治的主要措施.推迟稻田灌水、推迟播种时间等栽培措施,在该虫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已分离到多种病原生物,并对其中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的致病力、田间防治效果等开展了研究.已筛选出对稻水象甲具低至中等抗性的水稻品种,但在水稻商品化生产中抗虫性远未被发掘利用,利用遗传工程培育抗虫品种正在考虑之中.综合利用寄主抗虫性、栽培措施和化学农药是今后稻水象甲治理的发展趋势.
稻水象甲 化学防治 栽培防治 生物防治 寄主抗虫性
张文俊 蒋明星 程家安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402-406
2002-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