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水库消落带富营养化污染演化分析与生态治理

三峡水库在630多km长的流域两岸将形成水位落差达30m、呈周期性涨落、水流往复振荡运动和水流速度大幅度减缓的水陆交互式生态系统,即消落带生态子系统.同时,水库每年还将受纳重庆市高达13亿t的生活污水,以及广大农村面源产生的致富营养化物质,无疑将在这种水文条件相对稳定的消落带(包括支流河流两岸的消落带)形成高浓度碳、氮和磷富营养化物的污染带,进而对三峡水库的水环境安全造成不可逆和深层次的生态隐患.本文结合三峡库区流域消落带的运动模式与富营养化污染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与技术分析,从生态重建的角度探讨与寻求三峡库区消落带水域富营养化问题的生态治理解决方案和工程实施模式.

富营养化 消落带 流域环境 水体污染 生态治理 三峡水库

刘信安 王里奥

重庆大学环境与化学化工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环境水力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310-316

200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