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采取4种不同治理模式对福建省长汀县花岗岩区红壤严重侵蚀地进行治理,1992年对各治理模式及相应对照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得到显著的加强,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养分供应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改善严重退化红壤肥力有效途径之一。

严重退化红壤 治理模式 土壤肥力 模糊聚类

杨玉盛 何宗明 林光耀 罗学升

林学院(南平) 县水土保持试验站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森林土壤学术讨论会

北京

中文

277~282

1999-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