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黄土剖面趋磁细菌的组成特征与生态意义

选择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的趋磁细菌作为研究对象,以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生化实验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先后研究了从黄土地区陕西段家坡、甘肃西峰以及陕西洛川富集的趋磁细菌,结果表明,虽然趋磁细菌在黄土和土壤层的形态有所差异,但它们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沿长轴排列的磁小体与气泡组成,在适宜的条件下它能生长出较多的磁小体.磁小体由氧化铁组成,并可从体内排出,使环境中部分Fe<”2+>转变为Fe<”3+>,促使地层磁化率增高,尤其在古土壤层段.中国黄土剖面中趋磁细菌的产量是地表温度、湿度、pH、铁含量的函数.与湖沼中的趋磁菌相比,它在菌体形态、磁小体的数量与排列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因而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趋磁细菌是典型的生态物种.

黄土-古土壤序列 趋磁细菌 磁小体 生态物种 生态物种.

贾蓉芬 彭先芝 高梅影 戴顺英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环境矿物学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428-432

2001-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