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的探讨
根据植物雄性不育研究成果和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认为传统的质、核互作理论不能十分满意的解释雄性不育现象.作者提出了“基因表达调控、综合作用”的一种看法,对雄性不育的遗传作了新的解释,并提出相关遗传模式.
雄性不育 遗传机制
乔亚科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592-598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雄性不育 遗传机制
乔亚科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昌黎)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592-598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