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水旱品种间杂交株高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旱作条件下,选用水旱两种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各4个,组成4×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通过对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水旱杂交F<,1>代小麦株高构成因素平均优势普遍存在,采用水旱杂交模式,是F<,1>获得株高适中、基部节间较短、穗下节间较长、穗大抗旱的理想组合的有效途径.水旱杂交,后代株高构成因素的表现主要由加性基因控制;基部节间的遗传力较低,不宜早代选择;而穗下节、株高等性状的遗传力较高,早代即可加大选择力度;矮杆抗倒高产品种豫麦18号和抗旱丰产品种山农45的株高结构理想,配合力好,是组配水旱杂交组合较为理想的亲本.
冬小麦 水旱生态型 遗传分析
张灿军 高海涛 王书子 冀天会 张学品
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洛阳)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435-439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