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麦K、V型恢复基因的轮回选择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通过6个恢复亲本杂交和轮回选择建拓K、V(Ae.kotschyi、Ae.ventricosa)型小麦恢复基因群体C<,0>~C<,3>,分析研究了各轮选世代的育性及其农艺性状,C<,3>群体的恢复度.结果表明:K、V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对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没有影响,符号可育:不育=1:1的分离比例.经过3次轮回选择,恢复基因得到累加重组,优良恢复基因型的频率提高,30﹪基因型的恢复度达到81.0﹪~96.2﹪,平均值90.2﹪,较双亲平均值的75.7﹪提高14.5﹪,小麦株高、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也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因此,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轮回选择技术是K、V型小麦雄性不育恢复系选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太谷核不育小麦 轮回选择 恢复度 雄性不育

高庆荣 孙兰珍 刘保申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泰安)

国内会议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郑州

中文

293-297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