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利用数量性状、酯酶同工酶、醇溶蛋白和RAPD标记对四川近50以来年推广面积达6.7万hm<’2>公顷以上的40个主栽小麦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四川主栽小麦品种的酯酶同工酶遗传变异不大,仅出现7种不同的酶谱,32个品种具有完全相同的酶谱.相反,四川主栽小麦品种在表型数量性状、醇溶蛋白和RAPD分析中,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不同时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变化.60年代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而70年代有所增高,80年代以后育成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又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小麦 酯酶同工酶 醇溶蛋白 RAPD 遗传多样性 四川

郑有良 陈玉清 魏育明 周永红 刘登才 兰秀锦 颜泽洪 张志清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都江堰)

国内会议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郑州

中文

363-368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