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小穗小麦主要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

在1997~2000年间,连续进行了三轮以二个普通小麦多小穗品系85DH5015、SW94-30921与3个一般小穗数普通小麦品种(系)所组配成4个组合的P1、P2、F1、F2、B1、B2为材料的基因效应分析试验,用世代均值法分析了不同年份下的各组合各性状的遗传模型、各类基因效应值及其稳定性,比较分析了两个不同来源多小穗小麦品系各性状的各类基因效应的异向.结果表明:各个考察性状在不同年份下都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加性效应对两个对多小穗小麦品系各性状的遗传有重要作用且在不同基因效应分量中表现最为稳定;大部分性状存在显著的显性效应但年度间变异较大;上位性效应各分量对各性状的影响各不相同且各分量的稳定性差异较大,其中加性*加性最稳定,加性*显性最不稳定;两个多小穗小麦在控制株高、小穗密度、小穗平实粒数、抽穗期、旗叶面积、每穗小穗数等性状上的各类基因效应有明显差异,SW94-30921是相对较好的多小穗遗传资源.此外,本文还对多小穗小麦品系的遗传改良及基因效应稳定性研究结果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小麦 多小穗 基因效应 世代均值分析 稳定性

孙东发 黄毅 张伟 邹桂花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湖北武汉)

国内会议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郑州

中文

347-354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