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结合改良的实践和认识
本文依据我国国情和北方冬麦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结合育种实践及理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对小麦高产、优势育种亲本种质的选择标准,产量和品质结合改良的技术途径提出了建议.特别是根据碳、氮积累动态变化规律及其过程互作的研究,高蛋白和高产基因型蛋白质高效合成积累和干物质高效合成积累特性的研究,以及通过株型、株高构成改良、源性状改良,提高光合能力,增强氮吸收、积累能力的研究,总结提出了在适应生态型的基础上,整体综合协调小麦高产与优质,与早熟,与抗逆之间矛盾关系的技术途径,以及相关选择性状和选择标准.同时根据蛋白质优质亚基(谱带)转育组合的遗传规律和品质效应,以及不同位点优质亚基互补杂交重组产生品质超亲遗传新组合,并由此育成优质高产新品系的育种实践,进而提出了利用两种蛋白优质亚基(谱带)杂交重组的生化标记和SDS-沉淀值平行筛选,与合理株型选育、遗传背景改良相结合,并适当降低α-淀粉酶活性,为产量、品质性状的形成和表达创造有利条件,使生态育种、株型育种和蛋白质分子育种有机结合,建立高产优质育种新模式.
小麦 品质育种 产量育种 贮藏蛋白
卢少源 杨学举 谢令琴 温树敏 刘桂茹 葛淑俊
河北农业大学(保定)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84-91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