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梗阻性黄疸对心脏的损害及黄芪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心损害的发生机制及中药黄芪(AM)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胆道梗阻模型,选择梗阻性黄疸病人,分别设立对照组、梗阻性黄疸组,大鼠同时设AM治疗组,每日予AM40mg/kg腹腔注射.术后1、2周分别行颈动脉插管测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动态观测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SOD)含量、血清T-Bil、TBA、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取左室心肌行光电镜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法定位TNF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梗黄病人以放射性同位素行心血池显像,得出局部射血分数(REF1-5)及轴缩短率(RS)等左心室功能参数.结果:胆道梗阻后,大鼠血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局部射血分数(REF1-5)REF3和REF4、轴缩短率(RS)RS3和RS4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值<0.05.大鼠血清T-Bil、TBA、ET、TNFα水平逐渐升高,心肌组织MDA含量逐渐升高,SOD逐渐减少,各梗阻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大鼠各AM治疗组和同时相梗阻组比较,血清T-Bil、TBA、ET、TNFα水平下降;心肌组织MDA含量减少,SOD含量升高(P<0.05);心肌组织MDA含量与血清TNF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2和0.850;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心肌组织细胞损害加重,各AM治疗组与同时相梗阻组比较组织细胞损害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损害了心脏功能且随程度的加深而损害加重,自由基损伤、内毒素血症、TNFα的综合作用可能是胆道梗阻导致心脏受损的重要机制,AM对梗阻性黄疸所致心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梗阻性黄疸 心脏功能 自由基 肿瘤坏死因子 黄芪 中药药理

巩鹏 王忠裕 宝全 李克军 陈海龙 关凤林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

天津

中文

310-313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