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自然杀伤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CD4<”+>、CD8<”+>自然杀伤(NK)-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其细胞毒性进行分析,阐明其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2(rhuIL-12/IL-2)诱导14天,以鼠抗人CD4mAb或抗人CD8mAb与抗人CD56mAb分别标记细胞样品,流式细胞术(flow cutometry,FCM)分析,CD4<”+>CD56<”+>同时阳性的细胞,即为CD<”+>NK-T细胞;CD8<”+>CD56<”+>同时阳性的细胞为CD8<”+>NK-T细胞,因此获得CD<”+>、CD8<”+>NK-T细胞的百分比.并对细胞样品同时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分别以鼠抗人CD4mAb、抗人CD8mAb及抗人CD56mAb的新鲜免血清处理细胞,以鉴定CD3<”+>CD4<”+>NK-T、CD3<”+>CD8<”+>NK-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rhuIL-2/IL-12诱导后,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NK-T细胞的含量远低于正常对照组.CD4<”+>NK-T细胞的含量在正常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CH)组和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组分别为18.10±4.20,6.95±2.85和1.50±1.30,经方差分析证实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D8<”+>NK-T细胞的比例(﹪)在正常对照组、CH组及AsC组分别为2.70±1.10,2.20±1.40和3.1±0.70,经方差分析证实三组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51>Cr释放试验证实,体外针对Wish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显示AsC组的细胞毒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CH组(P<0.05);经相应单克隆抗体、兔血清阻断处理后证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效应主要为CD4<”+>NK-T细胞.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其CD4<”+>NK-T细胞数量的不足相关.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自然杀伤T细胞

姜荣龙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广州) 骆抗先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广州) 富宁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广州)

国内会议

第二届广东青年科学家论坛

广州

中文

247-252

2000-12-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