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考察汉语内部一致性的一种思路

言语交际活动是语言的源泉.人类语言在交际活动中孕育、形成和发展.语音的社会标准靠声音维系.普通话的概念不限口语,却以口语为底层依据.它以全民为范围,兼容方言,却以北方方言和北京语音为操作依据.现代白话文形成过程的方方面面都有全民有声交际中逐一整合的环节.汉语的统一是全体方言有声语言的表现.有了那种一致性,书面语言才能够在各方言区生存.方言知识往往忽略方言混杂、普通话与其共存、使用同一种书面语言以及文化教育遍及全国的事实.在社会生活中,言语实践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在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个人使用方言或普通话并非简单的是与否问题.现实的语音、词汇、语法是不可分割整体的三部分内容.全国使用汉语的所有人都在实践它们的整体关系,其中北京的群体是比较全面的楷模.普通话语音研究必须以北京群体为基础.本文讨论语言的实体性、可重复性、社会性,以及语言文字各种属性在听说读写实践和人际沟通中的整合,以此说明考察汉语内部一致性的思路,兼论什么是语音.

语言学 书面语言 有声语言

沈炯

北京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194-199

2001-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