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状态、改进及发展

本文描述了自1988年12月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地调试出重离子束以来,其运行情况、一些主要的改进项目、最近和未来的发展.通过HIRFL的改进、大量的常规维护工作和运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加速器的运行效率由原来的35﹪左右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加速过的束流已超过70种,束流强度和品质也不断得到改善.文中简要地介绍了我所在高电荷态重离子束的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ECRIS)的研究情况.我所在自己研制的聚束器,利用充放电原理直接得到所需要的高压锯齿波形,其结构简单、波形质量好,满足了加速器的要求,对HIRFL的其它改进项目,例如注入器SFC新真空室和两器之间的聚束器B1的研制也做了简单介绍.HIRFL近期发展即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已经投入使用.该装置所具有的反对称双消色差结构有比国外类似装置更高的分辨能力,这为80年代中期提出的放射性束物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初步的结果已显示了该装置的优越性.长远目标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1-CSR)方案也正在实施.本文对它们的主要性能和参数都做了简要的描述.该装置将于2004年建成出束.届时,它能够为物理学家提供更高能量、高品质的重离子束和高电荷态的重离子束,为放射性物理研究、高温高密度条件下核物质性质研究、高离化态原子物理研究以及其它交叉学科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重离子加速器 聚束器 放射性束

王义芳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国内会议

中国核学会2001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835-838

200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