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
大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将采用“三步曲”式的技术路线,即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特定场址地下实验室—处置库.即以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为龙头,从地表调查和深钻孔勘查入手,评价场址的适宜性;此后建造“特定场址地下实验室”,评价深部地质环境,开展工程规模实验,进行示范处置;最后最终建成处置库.大陆的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从1985年开始,计划目标是于2030-2040年前后建成大陆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处置的对象是玻璃固化块、超铀废物和部分乏燃料,处置库为竖井—坑道型,候选围岩为花岗石,位于饱和带中.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选定甘肃北山地区为重点预选区,该区地处戈壁、地壳结构完整、地壳稳定、人烟稀少、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均有利.2001年已施工完毕2口深钻孔(北山1号和2号孔),开展了地质研究、水文地质实验、地应力测量、钻孔电视测量、钻孔雷达测量等实验,获得了大量深部地质环境参数.已确定使用膨润土作为处置库的回填材料.已获得一批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和膨润土上的吸附、扩散数据、建立了模拟处置库温度、压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实验装置.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场址评价、放射性核素地球化学行为、回填材料研究和环境评价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并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放射性废物 地质处置 场址评价
王驹 陈伟明 苏锐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国内会议
浙江海岩
中文
99-103
2001-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