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铀核素近地表迁移行为及其处置安全评价方法学研究概况

主要介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与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六年合作研究的内容:超铀核素包气带野外迁移试验、含水层野外迁移试验以及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核素在膨润土、水泥等材料中迁移野外试验结果以及化学形态对核素迁移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对Np、Pu、Am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对Sr-90也有较强吸附作用.Pu、Am在三年试验,在包气带和含水层野外试验中都未发现明显的迁移.Sr-90最大迁移10cm,含水层模拟实验,Sr-90迁移13cm左右,Np-237迁移4cm左右.包气带野外核素试验发现了只有7mm厚的细石英砂对非饱和水流也有屏蔽作用,减缓了Sr-90和Np-237在黄土中向下迁移.还发现Br<”->比H-3迁移快一些.放射性核素在变质水泥和水泥砂浆粉中三年基本没有迁移.

放射性废物 超铀核素 近地表迁移 废物处置

李书绅 王志明 李祯堂 赵英杰 郭择德 郭亮天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太原)

国内会议

中国核学会2001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628-631

200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