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甘肃境内火车创伤6376例院前分析

目的:总结甘肃省境内1985~1999年间,火车创伤的发生概况、院前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统计火车创伤发生总量、人员、地点、原因等分布特点、比例关系.本组资料来源于兰铁和武威分局安监室统计报表.结果:甘肃省境内1985~1999年间共发生火创伤6143件,涉及人员伤亡6376人.其中院前死亡3256人,伤2878人,轻微伤242人.院前死亡率51.07﹪(3256/6376).农民为主要致伤人群66.34﹪(4230/6376),其次为无业人员13.25﹪(845/6376)发生地点以区间46.39﹪(2850/6143件)、站内39.46﹪(2424/6143件)最多.有人道口明显少于无人道口(67/556件).致伤原因以线路上行走35.13﹪(2240/6376)、穿越站场26.99﹪(1721/6376),扒、钻、跳车17.61﹪(1123/6376)为最多.结论:火车创伤属频发425人/年.院前死亡率高,如考虑到院内死亡则总死亡率更高.农民和无业者构成致伤的主体人群,其次是学生和儿童.致伤地点以区间和站内发生最多.地域分布甘肃东部发生绝对数(4880)明显多于甘肃西部(1496).致伤原因多为在线路上行走、穿越站场、扒、钻、跳车等违章行为所致.加强对高危人群铁路法规教育以及做好保护学生儿童的工作,对减少火车创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铁路部门而言加强区间和站场管理就能减少相当一部分火车创伤的发生,有人看守道口的无人看守道口火车创伤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就说明了这一点.

火车创伤 流行病学 院前分析 甘肃省 道口事故

于宝海 冯锡强 宁平

兰西铁路医院创伤外科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铁路骨科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14-17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