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及组织学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的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组织学改变和临床实践.方法:首先对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性组织学观察,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1991年1月至1997年3月,应用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的不同方法治疗股同头缺血性坏死100例(136侧),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3.5岁(18岁-55岁).结果:全部病例经2年-9年的随访观察,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5﹪,其中4例因不同原因行二次手术,术中取再造股骨头边缘软骨样组织行组织学观察,证实为类似透明软骨的软骨组织.结论: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的不同方法是治疗青壮年各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大转子表面的结缔组织经过磨造可软骨化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常血管蒂 大转子骨瓣 组织学变化 股骨头复位
赵德伟 王卫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大连铁路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23-129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