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认同

当今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交流与十八、九世纪随同帝国主义而来的文化侵略迥然不同.它是一种新的文化重组,在重组进程中对新文化的采借与抗拒,及对旧文化的保持与抛弃,是基于国家自身利益传统而带动的整合,整合的方式乃是不断的协调,以达到创新,或修正所采借文化的形式、功能或用途,以适应在无国界的环境中的竞争.文化的重组与整合,可扩大文化的普同性,同样地亦因重组与整合的环境限制亦形成另一种特异性.也就是在整合进程中,对跨文化交流所形成的普同性的扩大,但也兼顾及到特异性的重要,普同性与特异性能并同存在而不相冲突.中国在历史上是一大国,中国的文化亦是经过不断地藉跨文化的交流加以重组与整合以适应新环境,这种整合形式形成了东亚文化的主体,也就是使东亚各国具有文化的普同性.东亚各国也采借中国文化与其传统整合,而在这普同性之下,产生东亚各国的特异性.以使文化认同不但保留了自身及文化的主体性,亦藉跨文化的交流继续不断地整合更新,并逐渐走出东亚迈向世界,成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成为各国走向经济现代化所采借的文化之一.

跨文化交流 全球化 文化整合 中国文化

刘书新

台湾高雄中山大学共同科

国内会议

新世纪文化交流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7-15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