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品位镍铜硫化矿生物浸出的研究

阐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F5)和氧化硫硫杆菌(TT)浸出金川低品位镍铜钴硫化矿的浸出机理、过程动力学、工艺条件和不同浸出方式的工艺试验,以及反应工程方面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含镍磁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细菌氧化生成的Fe<”3+>的作用为主,浸出速率表面反应控制,镍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矿物表面吸附菌的作用为主.细菌对Mg<”2+>离子的耐受浓度因驯化而提高,极限浓度为15~20g/l.低品位镍铜矿的细菌浸出过程中,pH控制、细菌的初始接种量、矿浆浓度及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混合浸出是影响镍、铜、钴等有价金属元素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优化条件下气搅浸出、通气搅浸出和渗滤浸出等3种不同浸出方式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通气气搅浸出方式最有效,在15﹪矿浆浓度下,浸出20d后,镍浸出率可达到95.4﹪,铜为48.6﹪,钴为82.6﹪.反应工程学的研究确定了生物浸矿反应器的构建原则,自行构建气升式耦合生物反应器的试验表明,该反应器能很好满足细菌连续培养和浸出的要求.

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细菌浸出 氧化亚铁硫杆菌 氧化硫硫杆菌

方兆珩 柯家骏 蔡昭铃 李洪枚 张广积 罗林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有色金属学术铜镍湿法冶金技术交流及应用推广会

厦门

中文

42-49

2001-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