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C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机理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本文采用XRD,DTA/TG,MIP以及SEM-EDS等多种微观测试手段测试研究了高性能膨胀混凝土(HPEC)用多元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和硬化体的微观结构,重点研究了不同组分胶凝材料在7天龄期的水化特征.研究表明,单掺或复掺膨胀剂或超细粉(磨细矿渣,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的类型不变,但数量有所增减.通过计算水化样品的结合水量看出除复掺高钙粉煤灰的系统外,其它体系的结合水量均小于纯水泥体系的对应值,表明对多数活性掺合料而言7天龄期时其二次水化反应尚未充分发挥.测孔结构显示虽然在7天龄期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体的空隙率大于纯水泥的对应值,但其孔径分布则表现为大于100nm的大孔减少而小于20nm的小孔增加,孔结构改善.SEM观测也表明三元复合胶凝材料较之纯水泥体系及二元复合胶凝材料其水化产物更为均匀、致密,彼此间结合与穿插更为牢固,晶体变小、分布均匀合理,微观结构改善.
膨胀 孔结构 水化 高性能混凝土
王栋民 林震 欧阳世翕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68-182
200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