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通过对北方泥质海岸氯化物盐渍土壤与植被分析,划分出轻盐碱地、中盐碱地、重盐土地、滨海苏打盐渍土,采取40多种树种在辽冀鲁三省泥岸不同类型盐碱地通过10年对比试验,及耐盐力排序和室内外水培、沙培测定树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细胞膜透性、脯氨酸、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盐碱地上造林树种;在轻盐碱地上选择辽宁杨、中林46号杨、群众树、毛白杨、白城杨、小胡杨、刺槐、绒毛白蜡、抗虫杨、金丝小枣、珠美海棠,109柳等.在中盐碱地上选择绒毛白蜡、群众杨、小胡杨、刺槐、抗虫榆、109柳、沙枣等.在重盐土选择中国柽柳.在滨海苏打盐渍土上选择沙枣、中国柽柳、绒毛白蜡、小胡杨、刺槐等.提出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的有效途径.中国柽柳在重盐土上造林可以使土壤盐分下降50℅,有机质、全N增加、土壤质地改变.采用豆科及非豆科固氮树种改良滨海盐碱土经济又有效,其中以沙枣改良苏打盐渍土效果最佳,年平均固N量5.45kg/hm<”2>,土壤有机质增加防护林体系中杨树、绒毛白蜡、河南白榆与豆科及非豆科固氮树种沙枣、沙棘、刺槐、紫穗槐混交类型最佳,可以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改良土壤.对泥质海岸生态-经济型海防村生态系统分析,研究建群树种刺槐、白榆、珠梅海棠、枣树的根茎叶与林地土壤物质循环,制定有效的调控及经营措施,确定杨树、刺槐、抗虫榆、枣树为主的生态-经济型栽培模式.
泥质海岸 防护林 盐碱土 固氮树种 造林 树种选择
于雷 郑景明 潘文利 孟康敏 李绍忠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8-132
200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