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与林木基因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西部大开发,首先是生态环境的改善,而生态环境建设,最重要的是恢复植被,植树造林.由于西部干旱地区的恶劣生态环境,在这里生长的植物资源稀少,加上长期过渡开发和保护不力,可用于遗传改良的林木基因资源严重衰竭,因此,为了提高西部地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努力对林木基因资源加以保存,林木基因资源保护有利于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林木基因资源保护的总目标是保存林木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在适应、进化、商业和环境美化等方面的潜力.林木基因资源的保存策略要在综合分析生物和社会两方面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制订,采用遗传标记和适应性状结合来评价基因资源的保存价值,即产量潜力、适应潜力和遗传变异,并针对具体树种,根据土地利用形式或森林经营模型,确立具体的保存策略和方法.静态保存的目的是保持现状,在异地保存那些在自然生境内濒危的林木群体.动态保存是把林木群体维持在原地并进行仔细培育,林木自然更新.动态保存不妨碍林木的进化过程,在变化的环境中被保存对象在适应和遗传方面能发生相应变化,这种保存方法应作为林木基因资源保护的重点.
西部开发 基因资源 基因保存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 森林保护
郑勇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0-55
200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