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井点——地下工程施工场地对付地下水的首选措施

目前在地下工程施工场地对付地下水的措施,有槽钢板桩、锁口钢板桩、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护壁等等,但以井点降水(根据场地条件适当护壁和配合放坡)最为简单和经济,应属首选.井点降水时井孔灌砂“通天”出水又清,则对邻近的影响不大.采用井点降水方案,抽水降低地下水位时,经预抽期(砂性土约5天,粘性土约7天)后,可以在尚未开始挖土之前,从观测井测得的数据,判断是否已经达到预期需要疏干的降水深度.达不到要求时还可以及时调整井点降水布局再试.决不会因此发生任何施工事故.但其他施工方案则往往要在开挖后才能判明效果.如果不行则为时已晚,往往容易发生事故,非得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不可.此时常采取的补救措施却又主要是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 地下工程 施工措施 地下水处理

王引生

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

南京

中文

230-238

200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