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营利组织及其在中国的潜在形态

本文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综合各家之言,澄清了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独立部门、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中介组织、公民社会和社会经济和免税组织等一系列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然后结合中国的现实背景,指出了非营利组织的若干“潜在形态”,就其规范与发展提供了初步的意见.

非营利组织 潜在形态

陈林 夏同水 刘正林

中国科技大学商学院(合肥)

国内会议

2001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管理科学研讨会

北京

中文

600-605

200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