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手术10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1月至2001年5月,对102例有症状、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后进行了CABG手术.其中男性86人,女性16人平均年龄65.8岁(范围48岁~78岁).62例病人有陈旧性心梗,糖尿病40例,高血压71例,同时有主动脉瓣病变5例,急性二尖瓣后瓣脱垂2例,主室射血分数(LVEE)>0.5有25例,0.3~0.5有57例,<0.3有20例.两支血管病变10例,三支血管病变70例,左主干狭窄22例.心功能(NYHA)11级34例,m级52例,Ⅳ级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术前预计平均死亡率(Parsonnet Score)8.8℅(范围2℅~20℅),采用大隐静脉(SVs)及左内乳动脉(LIMAs)作为移植物材料.结果:手术后死亡3例,住院死亡率2.9℅.术中平均搭桥枝数3.2根,平均应用LIMA枝数0.98根,搭桥同时行主动脉瓣替换术5例,二尖瓣替换术2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6例.平均体外循环(CPB)时间112.4分钟,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76.0分钟,术后平均辅助通气时间平均16.0小地,ICU平均监护夭数平均1.8夭.术后所有病人心绞痛症状消失,不再服用抗心绞痛药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CABG治疗冠心病有着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性高,可被绝大多数CABG病人所耐受,甚至对高龄、多支病变、多次心梗、心功能较差及伴有瓣膜病变的患者,该手术仍有较好的安全性.
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临床分析
刘志勇 李旭东 朱亚彬 陈凡 杨丹宁 王敏敏 李鸿雁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胸外科(南京)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0-41
200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