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细浸染型金矿含矿流体起源运移和成矿模式初探——以滇黔桂三角区金矿为例

该文以黔西南和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硅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为依据,重点采用硅同位素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再配合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系列元素、其它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应用纳米成矿理论,探讨了该类型金矿含矿流体的起源、运移和成矿过程、认为原生含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起源于上地幔分异,其运移成矿过程表现为:沿深大断裂主通道由深至浅快速运移时,沿途进入次级容矿构造并向不同的有利于赋矿的地层渗透交代而成矿,初步揭示了有一定深度和埋藏封闭条件是该类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具有在深部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潜在远景。

微细浸染型金矿 含矿硅质流体起源 运移演化 成矿模式 滇黔桂

刘显凡 倪师军

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 理工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矿床会议

南京

中文

989~992

199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