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脱水天然气输送管道腐蚀原因的初步调查分析

川东油气田大天池天然气集输管道虽然采用了三甘醇脱水新工艺,但仍多次出现管道破裂穿孔等事故。利用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重分析等方法对现场的腐蚀挂片和管道中收集的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管道中虽然经过三甘醇脱水工艺处理,仍存在较严重的H<,2>S腐蚀,并有点腐蚀过程的发生:管道中形成的H<,2>S腐蚀产物成分比较复杂,主要为Fe<,3>S<,4>,Fe<,9>S<,8>,FeS和FeS<,2>,并且存在一定量的铁的氧化物和其它化合物:腐蚀产物的热分析表明,在低于260℃温度区,存在一个吸热反应,表明结晶水的存在:在350℃~470℃温度区,存在Fe<,m>S<,n>转化成Fe<,x>S<,y>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脱水 腐蚀产物 硫化氢 热分析

刘烈炜 李国敏 郑家深 王秦晋 韩旭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 四川石油设计院(成都)

国内会议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腐蚀与防护学术研讨会

大连

中文

1~4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