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结构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
许多研究显示,尽管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因子很多而且很复杂,但当排除点源污染后,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将成为决定地表水水质的主导性因素”2-4”。而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管理模式将会导致土壤侵蚀和过量的N、P随地表径流流失,从而形成大面积的非点源污染”5”。因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是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6”。该文以于桥水库流域为例,通过野外布点采样分析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利用GIS与遥感信息,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对地表水中COD、BOD、氨态氮、硝态氮、磷酸盐的影响,为寻求流域内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 非点源技术 地表水 水质
李俊然 陈利顶 郭旭东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34~343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