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缓蚀剂苯并三唑二聚体的合成和缓蚀作用研究
合成了四个以-NHCO(CH<,2>)<,n>CONH-链连接的苯并三唑二聚体:双(1,1”-苯并三唑)α,ω-丁二酰胺(BBTI),双(1,1’-苯并三唑)-α,ω-己二酰胺(BBT2),双(1,1-苯并三唑)-α,ω-二酰胺(BBT3),双(1,1苯并三唑)-a,w-葵二酰胺(BBT4)。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初步评价了它们在0.5mol/LH<,2>SO<,4>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BBTI的缓蚀效率比同样条件下的BTA高7℅,进一步考察了BBTI的浓度和介质的pH值对其缓蚀效果的影响,PH=8时5×10<”-4>mol/L的BBT1对铜的缓蚀率可达97℅,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表明BBTI对铜电极的阴,阳极过程均有抑制作用,阳极区内铜电极表面能形成一种钝化膜。采用MM2分子力学程序优化四种苯并二唑二聚体的分子结构,发现BBTI分子中的两个苯并在三唑单元近似平行。
铜缓蚀剂蚀剂 苯并三唑二聚体 缓蚀作用 极化曲线
张大全 陆柱
理工大学防腐蚀中心(上海)
国内会议
九江
中文
372~375
199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