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变化,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以及骨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末端肽(CIC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尿吡啶啉(PYD)、骨啶啉(D-PYD)的水平,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EXA)检查骨密度(BMD)。结论:糖尿病骨代谢异常特点是骨吸收增强,骨形成和骨转化减低。糖尿病骨代谢的变化早于骨密度降低,因此,它是早期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指标。
糖尿病 骨钙素 I型前胶原末端肽 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预测 骨质疏松 发生机理
尤传一 陈芳 吴素芬 孙皎 陈淑英 陈小平 朱汉民
华东医院内分泌科 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67~69
2000-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