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法选育四环素高产菌株
该论文以四环素生产用菌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4-28为出发菌株,经溶菌酶处理,制成1.0×10<”7>个/ml的原生质体溶液,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大量夹变株。从中筛选出一株四环素生产能力较高的突变株H32-37.该突菌株在形态上与出发菌株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菌落较出发菌株更小,呈圆形或梅花形,表面粗糙,隆起,产孢子能力强,孢子颜色也校出发菌株的鼠灰色深,呈深灰色。在250ml三角瓶中进行摇瓶培养H32-37菌株四环素生产能力比出发菌株高23.9℅.突变株对溶解氧的要求以及对无机磷的敏感性等方面与出发菌株有所不同。传代实验证明其性能稳定。通过L<,9>(3<”4>)正文设计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同时初步确定出该菌在摇瓶发酵中的最佳工艺条件,使效价提高了44.4℅.H32-37突变株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前景。
四环素 原生质体 诱变
王敏 路福平
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天津)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65~68
199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