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粳杂交谷粒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分析了不同环境下灿粳杂交谷粒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除粒厚和粒重外,其余性状均具有较高的普通狭义遗传率,在杂种后代对其直接选择是有效的。杂种优势预测表明F<,1>粒长、粒厚表现负向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粒重表现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F<,2>具有较强的自交衰退现象。粒长、粒厚、长厚比和粒重的杂种优势稳定性表现较差,而粒宽和长宽比的稳定性表现较好。
水稻亚种间杂交 谷粒性状 杂种优势
梁康迳 杨仁崔 杨蜀岚 王乃元 黄荣华 章清杞 王雪仁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75-279
199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