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骨界面骨形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观察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骨界面骨形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以改良“集骨器”(BHC)植入兔胫骨干骺端为假体—骨界面模型,分别在BHC内加入1.5mg/ml(W/V)Ti合金、CoCr合金或UHMWPE颗粒混悬物10μl,4周取材.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颗粒分布及其周围的组织细胞学反应.图像分析测量每个视野小梁骨面积与组织总面积的比值(BA/TTA),于各组间比较.发现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均明显抑制BHC内网织骨形成,并有以Mφ为主的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组织构成与人体内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接近.Ti合金颗粒则对成骨影响相对较小.各加颗粒组BHC中组织BA/TTA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又以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组最小(P<0.01),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磨损颗粒除可激活Mφ性骨溶解外,还可抑制网织骨形成.因此,其造成的人工关节假体—骨界面骨重建障碍可能是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协同作用的结果.

人工关节 骨界面 磨损颗粒 组织细胞学 骨溶解

蔡谞 王继芳 卢世璧 张笑明 赵斌 侯宁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摩擦学与人工关节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2-14

200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