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热针法对血液导热系数的测定

生物传热学是近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血液传热则是生物传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血液中的热量传递直接影响到红细胞的聚集与变形,并使血液粘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特性。此外,血液的低温保存在临床医学中十分重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存活红细胞,必须研究血液低温保存与加入抗冻液的种类、浓度以及降温、复温控制程序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而这些又都是以血液及血液-抗冻液混合物的热传递特性为基础。因此,测定血液的导热系数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至今在文献中大多均以血液中含有75℅以上的水分为由,而采用水的热物性替代。事实上,该文实测表明,其与水的差别竟高达29℅。该文还测试了-20℃下几种低温保存液的导热系数。此外,试验还表明,人体组织液以及某些防冻液并非理想的“绝缘液”,故而,采用“热针”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点。该文详细分析了“热针”使用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测试误差。

热针法 血液导热

钟明 张全 程曙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

国内会议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苏州

中文

670-674

2000-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